“9·11”后美国在中亚的扩张及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凯发总代

||||
当前位置 >> 凯发总代 >> 中亚五国
“9·11”后美国在中亚的扩张及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杨畇 来源:《和平与发展》2006年第2期 2011年02月07日

  【内容提要】“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全球反恐战争”的旗号,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方位强势挺进中亚,将中亚变成继中东之后又一个集地缘、能源和安全三者为一体的战略场。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使得中亚局势更添变数,给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强势扩张;中亚;安全环境;

  【作者】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06)02-0050-05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这一地缘战略要冲,又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之中亚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前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 各国综合国力普遍较弱,这一地区迅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大国角逐、争夺的新舞台。“9·11”事件后,美国将地缘、能源和应对“来自伊斯兰的威胁”视为其内保安全、外争霸权的总体对外战略的支撑点,中亚地区对于美国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和吸引力。美国打着“全球反恐战争”的旗号以强势姿态全方位进入中亚地区,表明中亚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和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都有了大幅提升。

  中亚五国是中国的近邻,其中哈、吉、塔三国与中国有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有近十个民族跨界而居,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源远流长。[1]中亚地区整体战略环境,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的变化对中国西部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冷战后,中国西部安全环境总的来讲得到了相对的改善,但是随着中亚地区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恶势力抬头并不断向中国境内渗透和大国在中亚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多,并出现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

一、“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

  (一)借“反恐战争”立足中亚

  从中亚五国独立到“9·11”事件之前,美国对中亚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美国把这一地区视为打通连接北约与美日同盟、构筑以美国为主导的欧亚安全体系的战略纽带和两洋战略的稳固支点,借此可以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抑制伊朗的影响,遏制中国的崛起,进而攫取中亚的油气资源,实现美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保障21世纪美国经济、能源安全及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主导地位。[2]当时美国中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支持中亚各国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努力把该地区纳入西方的经济和政治体系;把解决地区冲突同开发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结合起来,使中亚成为21世纪美国的战略能源基地;遏制并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亚地区的影响,逐步把中亚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3]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战略态势,处在衰落中的俄罗斯将中亚地区视作自身“软肋”的屏障和势力范围,俄凭借传统影响力和毗邻的地缘政治优势,对美国在中亚的扩张给予了坚决的抵制,在中亚各国安全事务等方面仍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在中亚每走一步,都不能不对俄罗斯的存在有所顾忌,因而未能大张旗鼓地立足中亚。

  “9·11”事件和随后展开的反恐战争给了美国强势挺进中亚的良机。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中亚设立了5个军事基地。[4]在不断扩大军事存在的同时,美国对推动中亚地区的政治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开放均有比较大的投入,并产生了实质性的效果。美国占领了“打击恐怖主义”这一道义制高点,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要求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为反恐战争提供各种便利和协助;美军就可以坦然地留驻中亚,建立和巩固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安全联系;美国就可以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直接影响地区事态,以及监视俄罗斯、中国和伊朗中亚政策的发展变化。[5]

  (二)地缘、能源和安全三大战略目标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最大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领导世界”,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一个个次一级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美国将中亚视为全球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中亚是连接欧亚的纽带,占据中亚可以北遏俄罗斯、南下印巴、东控中国、西连欧洲大陆,从而使美全球战略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和点面相通的辐射态势。中亚又是世界能源中心地带,有世界第三大能源储藏地之称。同时,中亚对于美国来讲也是“伊斯兰威胁”诞生的土壤。此外,中亚各国正在进行“制度转型”,它们究竟是倒向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还是继续目前所谓“半专制”状态,抑或重新回到俄罗斯的怀抱中,对美国的战略意义大不相同。这些利益对于美国的生存,即使不算是“生死攸关”,那也是“极其重要”的[6]。因此,无论从地缘、能源还是安全角度来看,中亚地区都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要冲,[7]而此三者正是美国在中亚地区的三大战略目标的概括。

  从地缘上看,美国对中亚地缘政治重要性的传统评估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与此同时,以下两个方面的新的地缘政治因素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其一是美国驻军中亚造成了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等周边大国的“零距离”接触的态势。尽管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表示不会长期允许美军在其国土 上驻扎,甚至要求美国撤走其驻军,但是这样的表态多半是出于一种平衡多种战略力量的考虑。当中亚国家对美国的大规模经济援助有所期待时,当中亚地区民族、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不断泛滥时,当美国提出更多的优厚条件保留驻军或寻找新的军事基地时,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无疑将成为今后作用于中亚战略态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也预示着美国在中亚的进一步扩张还会以比较强势的姿态继续下去。其二是作为伊斯兰世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亚,在美国“改造大中东”“、整合伊斯兰世界”战略中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亚与中 东在地缘上的连贯性和民族、宗教构成上的相似性使得美国推行的中东战略不可能不影响到中亚。

  从能源上看,中亚继中东之后成了美保障经济和能源安全的又一战略要地。据有关资料统计,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0亿桶,估计储量为850亿桶;已经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6万亿立方米,估计储量为11万亿立方米。[8]中亚也具有巨大的能源开发潜力,根据美国国务院相关资料,哈萨克斯坦石油日产量在2015年左右将超过科威特或伊朗,达到日产500万桶以上。[9]但是中亚的能源封闭于内陆,没有天然的出海口。同时中亚周边更有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大国,使得美国在掌控中亚能源上更为困难。因此美国力图建立不经过俄罗斯和伊朗领土、直接将该地区与欧美市场连接的石油输送管道。一旦美国获得了来自中亚的油气资源和输送主动权,不仅可以减缓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又能为控制其他大国的能源供给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增加美国追逐霸权的筹码。

  从安全上看“,9·11”事件后,中亚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亚国家也成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盟友”。中亚属于伊斯兰世 界,广泛存在着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安全忧虑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因而强调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各方面合作,共同打击这些势力。此外,中亚地区存有少量的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运载系统、核材料等,如果这些武器和材料以及相关技术一旦落入极端主义或恐怖主义者之手,美国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威胁。

  解读美国在中亚的战略目标,有如下几层含义:其一,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必须制定明确合理的战略目标,而以一种比较强势的姿态立足中亚,既是战略目标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其他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其二,由于中亚与美国本土相距遥远、 大国利益交织、争夺激烈以及中亚国家并没有明显意向成为美国卫星国等等,美国无法实现对中亚的绝对控制;其三,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围绕该地区的大国利益争夺中巧妙周旋、施加影响,从而使美国能够替代俄罗斯成为关键性和主导性力量[10]。为谋求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美国采取了政治、经济相结合,并以军事战略密切配合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经济上加强援助,扩大合作;政治上加强高层交往和联系,支持政治和经济改革、推进“民主化”以及推动社会的开放,增强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军事上继续“反恐”军事行动,同时积极推进与地区国家在“和平伙伴计划”范围内的军事合作。事实上中亚国家自身正处在全方位转型的过程中,美国对中亚的扩张无疑会使中亚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二、美国在中亚的扩张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美国在中亚扩张的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些影响还是相对隐性的,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就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而言,要做综合性的分析。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同样可以从能源、安全和地缘三个角度去认识。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充足合理的能源供应和应对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既是中国在中亚战略目标的概括,又是中国良好的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保障和标志。

  (一)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

  中亚五国的独立,使中俄西段边界大为缩短,中亚成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有利于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趋向缓和、稳定,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得以缓解。然而与此同时,随着“9·11”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以国际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了更直接、更清醒的认识。中亚各国独立以来,当地“三股恶势力”(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对各国政权巩固和地区稳定构成了紧迫的威胁,也使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增多。相对于传统安全威胁而言,非传统安全威胁没有明确的威胁主体,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难以有效遏阻,其危害的作用面比较广泛。

  “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的扩张,特别是直接派兵进驻进行“反恐战争”,使得冷战后主要面临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必须再次面对传统的安全威胁。据有关报道,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可以容纳大约3,000名军人和停放各种战斗机、运输机和加油机等。在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后不久,美军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哈纳巴德部署了1,500名官兵。随后,美军在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建立了k2军事基地,可容纳1,000多名士兵。美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哈向美空军提供备用机场的备忘录。此外,美军还在中亚国家大量租用军用机场。[10]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五角大楼迄今已经在邻近阿富汗的9个国家建立了至少13处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将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大幅度扩张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力网络。

  (二)更多层面的影响

  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势必引起同俄罗斯的较量。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不惜血本修建中 亚军事基地。有关资料显示,除马纳斯机场外,美国在中亚每个军事基地的修缮费用都超过2亿美元。美国还要为租赁机场设施、专机起降和占用空中航道等支付数目可观的费用。除此之外还向中亚各国提供了大量援助。仅在2002年,美国用于援助中亚各国的财政支出就高达到5.94亿美元。[11]俄罗斯尽管不可能在财力上与美国分庭抗礼,但是俄利用在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传统影响力,密切双边政治往来,加强地区政治和军事合作。针对美国在里海周边国家及其附近的中亚国家部署军事基地,俄罗斯同中亚各国签署了新的安全条约,建立了跨地区安 全网络机制等,着力改善与中亚及其周边邻国的关系。[12]中亚各国在美俄激烈争夺面前无论选择倒向哪一方,都会引起“新的力量组合”,甚至导致更加激烈的争夺和对抗。中亚国家之间出现任何的不睦都会阻碍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的展开,也会对中国西部边疆产生直接的影响。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利益。据国际能源署资料统计,中国在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为35%。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将蒙上浓重的阴影。而中亚里海的 油气资源无疑成为中国全球能源考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据俄罗斯《红星报》2003年9月报道,美国已经获得了中亚里海16%的石油资源和11.4%的天然气资源控制权。再加上美英合资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美英两国已控制着里海27%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资源。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同时也有抵制其他国家在中亚获得拓宽能源渠道的含义。因此,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对中国而言既是军事安全上的隐患,也是能源安全上的威胁。

  (三)并非零和博弈

  思考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给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时,也必须考虑到这种不利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

  首先,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真正构成者是中亚国家和俄罗斯,而不是美国。在发展同中亚国家的关系上,中国的外交战略无疑是成功的。在中亚各国独立之初中国就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关系,而且随着新安全观的提出和多边主义外交理念的付诸实施,中国更是同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这样的多边外交的典范,在促进地区稳定、打击极端势力和增进经济合作上发挥了持续而稳定的作用。随着“上海合作组织”逐步机制化、深入化,其越来越强的生命力是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的一个保障。

  第二,中美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关系同中美总体关系一样,有竞争、冲突的一面,也有建立在广泛共同利益基础上进行合作的必要和可能,因此中美在中亚的战略关系的最大特征是“合作与冲突长期并存”。[13]应当看到,在打击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维护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上,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如果说美国在中亚的扩张和中国的应对具备国际政治理论中所谈到的“博弈”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那么这种博弈并不是“零和博弈”,即一方的所得必然是另一方的所失。两国在中亚地区利益上的交汇为两国进行合作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近作《大抉择》中,也不止一次地呼吁美国要“联合中国”,共同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地区”应对“共同的挑战”。巨大的共同利益为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严峻的反恐形势为中美之间的这种合作提供了必要性。美国如果无限度地通过施加军事压力威胁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遏阻能源通道、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受损失的不会仅仅是中国的经济和安全,同时也有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因此在客观共同利益的驱动和主观上共同发展的需求的作用下,中美都不会主动将两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引向 对双方都有害无益的“零和博弈”。

  第三,中亚不是中东,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这样有着传统影响力和中国这样正在崛起的地区大国是中亚整体战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中东若干弱小分散的国家而言,中亚地区的战略环境能够对美国的扩张构成相当的牵制,特别是当美国的扩张同时威胁到了俄罗斯和中国的切身利益时,这种牵制就会比较明显地起作用。

  结论:一方面,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给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消极的;另一方面,中国也有必要而且有可能通过自身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力,积极主动地 去塑造相对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对外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的首要构成是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14]中国已经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在未来大有可为。其一是寻求建立在广泛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战略合作。积极、良性的战略合作是各战略力量间建立互信,消除误会和进一步发展双边、多边关系的关键,也是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二是继续发挥大国的影响力和特殊作用,以合作者、建设者的姿态积极争取在区域化和政治、经济及安全秩序 的构建中发挥主动权和作用。其三是深化新安全观指导下的睦邻、多边外交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堪称这一外交理念付诸实践的光辉典范。随着其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和成员国的不断增多,上海合作组织将在未来中亚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稳定中亚政治环境和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上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的作用。

  注释:

  [1]赵常庆主编《中亚五国概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13]朱听昌主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3]万光《:美国的新中亚战略》,载《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11期。

  [4]包括吉尔吉斯斯坦马纳斯空军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哈纳巴德和塔吉克斯坦库利亚布的援助基地等。参见高祖贵《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5]宋德星《:实力中心的动态转移与中亚地缘政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12期。

  [6]a.e琼斯2001年12月13日在美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中亚高加索小组委员会上的证词《:美国与中亚的合作》。

  [7]何希泉等《大国战略与中亚地缘变局》。

  [8]jan h.kalicki,clinton administrations' ombudsmanfor energy and commercial cooperation with the new independent states and counselor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caspian energy at crossroads,foreign affairs,sep/oct,2001

  [9]fact sheet,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u.s.policy in central asia,brookings institution,nov.12,2002.

  [10]资料来自新浪网新闻中心世界新闻专题报道《:美国驻中亚军事基地威胁中国西部安全》。

  [11]高祖贵:《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第364页。

  [12]李建民:《老问题新观察——大国角逐里海》。

  [14]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本文完稿于2005年9月21日)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