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创新科技发展状况-凯发总代

||||
当前位置 >> 凯发总代 >> 中亚五国
乌兹别克斯坦创新科技发展状况
阿卜杜拉·马达利耶夫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2期 2011年05月18日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并把其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乌兹别克斯坦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对经济基础行业的技术和工艺设备进行更新,加快相关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乌总统卡里莫夫强调,在后危机时代只有奠定创新产业基础、深化创新科技改革,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他认为,生产的现代化、技术和工艺设备的更新离不开创新这一要素。

  随着生产潜力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乌兹别克斯坦的创新科技产业也在日益发展,在机械制造、机床制造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尽管全球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工业生产增长9%,投资总额增长约26% (其中包括68%的外国投资)。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一些大型企业,如塔什干和纳沃伊热电站、乌斯秋尔特天然气化学综合体、穆巴雷克天然气加工厂、舒尔丹石油天然气厂等。这些大企业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乌兹别克斯坦制定并正在实施《2009~2014年现代化建设、技术和工艺设备更新计划》,其中包括总值超过425亿美元的最重要的投资方案。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在投资计划范围内和科技现代化领域共实施投资方案 690个,其中303个已顺利完成。目前,乌全国共有22个大型生产项目投产。其中, 8个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和冶金领域, 9个在机器制造业, 5个在建筑业。

  2009年,乌完成了一些战略工程,如费尔干纳佐特和马克撒姆—奇尔奇克企业的氨厂重建项目,纳曼干汽车前灯和车灯的生产项目,布哈拉达尔沃纺织厂纺织综合体的建设。此外,加兹利增压站和昆格勒压缩站加工量为每昼夜3 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脱水装置也已投入使用。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的完工,提高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过境运输能力。

  创新是所有领域包括各经济领域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巨大的科学和技术创新潜力。乌兹别克斯坦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仅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确保增长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乌确定了科学和技术优先发展的七个方向:研究民主国家发展和公民社会形成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完善并深化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改革;研究社会精神道德和历史文化发展,在历史、民族和全人类的价值观基础上教育年轻一代;创新知识密集型工艺,研究矿物资源勘探、开采,矿物原料深加工和开发二次资源的高新技术;研究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研发高性能的 农作物品种;推动医学发展,保障居民健康,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新型机器、设备和材料,保障能源供给和节约资源;推动信息化发展,创建智能型管理系统。

  根据上述科学发展战略, 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完成417个基础研究项目、591个应用研究项目、171个创新工程和38个青年学者基础研究项目,落实了国家科技工程对1 197个项目共计417.676亿苏姆(2008年为224.503 8亿苏姆)的财政支持。全国有222家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的2.358 5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上述项目,其中,博士2 432名,副博士8 265名。研究成果包括2009年出版的49部科学专著、165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3 870篇学术论文(其中875篇来自国外),并获得17项专利。

  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在推动创新科学发展方面,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财政支持上,力度都很大。国家拨给科学发展的预算增加近两倍。举办了一些创新技术展览会,如2009年4月在塔什干举行的第二届国家创新思想、创新工艺和创新项目交易会。交易会共展示了600多项研究成果,有近120家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和设计检测机构参加,签订了448份总价值达180.438亿苏姆的合同和议定书。

2008~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创新工程的预算资金分配

年份
2008
2009
项目名称
项目数量(个)
拨款资金(亿苏姆)
项目数量(个)
拨款资金(亿苏姆)
基础研究
417
64.20
417
111.57
应用研究
1 140
142 72
591
266.07
创新工程
194
18.00
171
35.00
青年学者基础研究项目
38
10.80
38
1.68
总计
1 789
226.00
1 217
414.32

  在乌兹别克斯坦有关经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应当研究如何保护、扩大并有效地利用科技潜力。因为在21世纪,国家经济的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各经济部门对科技的运用。科技的进步将推动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保障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提高国产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构。

  创新工程执行机制的有效因素之一是份额资助原则,即通过对预算资金、行业和地区资金以及为解决自身问题对研究结果感兴趣的企业组织资金的灵活组合使用来完成这些创新工程。这种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合理的保障,并使新科技尽快地运用到生产中。

  乌兹别克斯坦还大量引进国外高科技设备、产品生产线以及农产品和原料加工线。这使乌兹别克斯坦增加了以出口为导向和替代进口商品的产品出口规模。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引进国外技术工艺的比例应当逐渐向有利于本国技术的方向转变。不应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工艺并将其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而需要大力挖掘国家的科技潜力。因此,“以知识为本”是乌兹别克斯坦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旨。为此,须强调以下问题:发展和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制定整体计划,向国家创新体系拨款和投资;深化教育改革,重点是要保证各级教育的创新方向;发展信息基础设施。

  发展创新的重要条件是职业教育、科学和生产一体化。在所有这些领域中,掌握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是创新的主体,人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既是创新活动的目标,也是创新活动的手段。在人力资本上投入、开发其创造潜力是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科技作为生产的基础将无法进行集约型经济改革。只有加快科技发展、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激励劳动与创新,才能实现全面的集约型改革。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合理运用人才和专家来进行明确的、合理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果不重视人的因素,单纯的经济发展将不具备持续性。

  [作者单位: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汽车道路学院。]

  (史谢虹译)

  (责任编辑:农雪梅)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