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部分非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凯发总代

||||
当前位置 >> 凯发总代 >> 中亚五国
哈萨克斯坦部分非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李宁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9期 2012年06月06日

  中亚五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9期为进一步实现哈萨克斯坦非能源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哈萨克斯坦政府消除经济领域发展的固有障碍,已成功实现了非能源领域实业投资环境改革,使得投资多样化和潜在投资力量的开发逐步增强,投资渠道不断完善。

  哈萨克斯坦政府还注重培养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哈萨克斯坦国内非能源产业的发展。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吸引外资和提高竞争力方面的可挖掘潜力可圈可点,如粮食产业、纺织业、冶金业和核工业等,都成为哈萨克斯坦政府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哈萨克斯坦正努力摆脱对能源产业的过 度依赖,走多元化发展的经济建设路线,并建立健全哈萨克斯坦经济体系,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一、哈萨克斯坦非能源产业现状

  (一)电信业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以信息网络为媒介的国际化日益加强,技术融合化程度逐渐增强,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扩散、发展与融合,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触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引发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电信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必须予以重视。

  伴随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其 电信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哈萨克斯坦电信业登上了新的台阶。20《m年通过的立法启动了自由竞争并终止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 (gsm казахстан ао казахтелеком)的垄断地位。

  1.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市场是哈萨克斯坦电信业发展最快的领域。2006年,哈萨克斯坦电信业推出固话转移动业务,移动通讯收人在整个电信产业收人中的比重急剧增加,从2004年的35%升至2006年的45%。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移动通讯收人比2004年增加50%,2006年移动通讯收人比2(x)5年增加38%。2008年年底,哈萨克斯坦手机用户数约与全国人口数相等,达到 1560多万部。

  2006—2008年哈移动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降低资费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用户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哈萨克斯坦通讯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大了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2007年,哈萨克斯坦电信业全年产值为 3568亿坚戈(约合29.1亿美元),其中民用通讯业务产值达 1429亿坚戈(约合11.6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 31.1%。在电信业的收人结构中,移动通讯业务收人占52.2%,比2006年增长6.4个百分点。

  20h年,哈萨克斯坦共有三大gsm标准移动电话运营商,分别为: 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主要股东为芬兰、瑞典和土耳其的“fintur”公司,运营商标为“kcen”,手机局号以701或702打头;“кар - тел”公司,由俄罗斯的“bbim一ne“omom”公司控股,运营商标为“вым - пелкомом”,手机局号以777打头;移动电信服务公司 (mobile teleeom serviee),运营商标为“neo”,手机局号以707打头[1]。

  随着哈萨克斯坦电信市场的开放,过去垄断和封闭所蕴藏的能量得以大量释放,推动了电信业的迅猛发展。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 署公布的数字,2008年上半年,电信业实现产值1985亿坚戈(约合16.46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3.4%;民用电信业务收人达817亿坚戈(约合6.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在电信业的产值结构中,移动通讯业务占52.9%,增长28.3%。2008年共出售手机卡达 1471万张[2]。

  2008年,在哈萨克斯坦移动电话用户中,平均每100人拥有98部,预计2011年达每100人拥有120部。

  2011年,哈萨克斯坦通讯与信息化部对三大gsm标准移动电话运营商的手机资费标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手机通话费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

  以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和“кар - тел”公司为例,其每分钟21坚戈[3]的网内通话费率比俄罗斯同类资费标准高出1倍。而三大gsm标准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标准为每分钟19.98坚戈,是俄罗斯的4.5倍、土耳其的2.7倍、欧盟国家的1.5—2.5倍。移动费用高昂影响了哈萨克斯坦移动电信业务的升级改造。

  以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为例。2010年,该公司服务销售收人为15犯.22亿坚戈,按2010年平均汇率147.35坚戈兑换1美元计算,约合10.4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6.4%。纯利润为343.14亿坚戈(约合2.33亿美元),完成计划126%。据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公司资产评估为 3732.19亿坚戈(约合25.3亿美元),自有资本为 2386.36亿坚戈(约合16.2亿美元)。2010年,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的电话网覆盖率为每100人拥有23.16部。其中,城市每100人拥有30.72部,农村14.08部。截至2011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电信网拥有5144个交换站。其中, 3002个为自动电话交换站, 1584个为信息综合接人机房,540个为移动电话基站。2010年共新增交换站点159个。全国交换机数字化水平为92.8%。其中城市92.%%,农村92.5%。2010年,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还大幅下调了与其他独联体国家以及独联体以外国家的通话费用,幅度达 30%—70%[4],进一步扩大已接近饱和的移动通讯市场。

  2.互联网

  互联网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网速应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优先任务,哈萨克斯坦通讯与信息化部、教育与科学部、财政部、萨姆鲁克一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和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制定了相关方案,使哈萨克斯坦的宽带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赶上目前拥有世界最高网速水平的韩国。

  2007年,哈萨克斯坦数据传输和互联网业务收人占其电信业总产值(26亿美元)的9.7%。

  互联网用户数量发展较快。据统计,2005年,哈萨克斯坦每100人中有互联网用户2.7名(即互联网渗透率为2.7%),2006年达到每100人中有互联网用户4名。截至2008年年初,哈萨克斯坦的互联网用户为190万,在世界220个国家的排行榜中居第76位;互联网渗透率为 11.9%,居世界第118位。截至2008年年底,互联网用户为每100人中有巧名。截至2009年年底,哈萨克斯坦互联网用户数达到316万,比2008年增长30%,占哈人口总数的19.8%。其中,16岁以下的网络使用者占网民总数的12%。

  2009年,互联网使用率持续快速增长,在人口7万以上的城市中,每天有42%的成年网民使用互联网(2008年为32%),每周至少上网1次的成年网民占79%(2008年为68%),每月有规律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占网民总数的92%(2008年为84%)。网络用户主要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7%。

  据哈萨克斯坦专业电讯市场研究公司“ict-marketing,,的调查,截至2010年年底,哈萨克斯坦全国互联网用户达43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5%,比2009年增长约30%。每天至少上网1次的哈萨克斯坦人占哈萨克斯坦互联网用户总数的47%。在16岁以上的人群中,有41%的城市居民和19%的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在城市互联网用户中,63%主要在家里上网,12%常使用手机上网。绝大部分互联 网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收发邮件、下载音乐和视频以及在虚拟空间进行交流。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普及,90%的哈萨克斯坦家庭网络用户已使用高速宽带网,使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的情况已比较罕见[5]。在网速方面,2010年,哈萨克斯坦的平均网速每秒为1兆,2011年哈萨克斯坦宽带网速将提高1倍,并保证网络用户现行收费标准不变。

  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期发布了可视为信息通讯科技(ict)产业竞争力指标的《2009—2010全球信息科技报告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ehnology report)》,在报告中列出的“全球网络整备度排名 (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中,哈萨克斯坦排名第68位,在独联体国家中优于俄罗斯(第80位)、乌克兰(第82位)、格鲁吉亚(第93位)和亚美尼亚(第101位),仅次于阿塞拜疆(第64位),排名的上升源于哈萨克斯坦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数的迅猛增长[6]。

  2010年,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已安装的宽带接人设备端口为93.8万个,正在使用的有77.6万个,拥有宽带用户175.6838万人,并推出了id-id net品牌高速人网服务,其内网接人速度每秒可达100兆,外网接人速度达每秒2兆。截至 2011年l月1日,id-id net服务已经覆盖阿斯塔纳市、阿拉木图市、塔拉兹市、巴甫洛达尔市、阿克托别市、希姆肯特市、阿特劳州、卡拉干达州和阿克套市[7]。

  2012年的哈萨克斯坦国家财政预算加大了对本国互联网建设的投人[8]。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平均宽带网速为每秒1兆比特,而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规划通信和信息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的网络升级《路线图计划》,未来,哈萨克斯坦不仅要大幅提升网速,还要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让哈萨克斯坦网络用户享受4g网络带来的便利,努力使哈萨克斯坦的宽带互联网传输速度在几年内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随着哈萨克斯坦电信业的饱和,用户将逐 渐享受到个性化、多样化和价廉质优的电信服务,这对哈萨克斯坦电信业者是一个必然的挑战。适应哈萨克斯坦用户的通讯需求,业务向个性化、定制化和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是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生存的基础。

  (二)交通业的现状

  1.公路

  目前,哈萨克斯坦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不佳,公路的质量很差,尤其是州级的公路网。按照哈萨克斯坦政府2005年通过的《2006—2012年公路发展规划》,国家将投资1.5万亿坚戈(约合100亿美元)用于新建和整修各级公路。

  2009年,哈萨克斯坦政府投资 1995亿坚戈(约合13.3亿美元)用于整修公路,比2008年增长35%。2009年用于二级公路修建的资金为3.5亿美元,比2001—2006年投资总和多20%,维修公路里程达 2874公里。其中940公里为城镇街道。二级公路改造里程共计4900公里,占全国二级公路的7%。2009年,哈萨克斯坦公路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均创下哈萨克斯坦道路发展的历史之最。2010—2014年,计划整修3万公里公路,使国家和地方公路网的良好率分别达到85%和70%,哈萨克斯坦汽车运输业将于20n年和2014年分别推行“欧111”、“欧ⅳ”环保标准,并要求2015年前将哈萨克斯坦交通事故率比2009年降低8%。

  2010年,哈萨克斯坦共投资 2550亿坚戈(约合17亿美元)用于修建其境内的公路。其中, 1640亿坚戈(约合11亿美元)用于建设国家级公路网,910亿坚戈(约合6.1亿美元)用于修建地方级公路网[9],对 2500公里的二级公路和村镇街道进行维修。另投资1.%亿美元,完成 2020公里的二级公路建设,其中包括已开工项目和新建项目以及修缮681公里的村镇街道。

  “中国西部—欧洲西部”交通走廊项目(以下简称“双西”)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公路建设的重点投资项目。“双西”公路总长 8445公里,路线是:圣彼得堡—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喀山—奥伦堡—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兰 州—郑州—连云港。俄罗斯境内公路全长2233公里,中国境内公路全长3425公里。“双西”公路工程哈萨克斯坦段全长 2787公里,其中 2452公里的道路需要改造,该段项目建设总费用约为8250亿坚戈(约合56亿美元),跨5个州区:阿克托别州、克孜勒奥尔达州、南哈萨克斯坦州、江布尔州和阿拉木图州。需改造的 2452公里公路共划分为40个路段。其中,4个路段总长298公里,由哈萨克斯坦国家财政出资9.24亿美元修建;34个路段总长1644公里,通过吸引外资28.66亿美元修建;2个路段总长510公里,由私有企业投资18.13亿美元修建[10]。截至2010年,参与“双西”项目的承建商共有11家。其中,外国公司5家,哈萨克斯坦公司6家,哈萨克斯坦企业承建的工程量所占比重为69%[11]。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出席“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项目开工仪式上,强调“双西”公路建设将造福哈萨克斯坦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项目是全民工程,因此,他号召哈萨克斯坦全民参与和支持工程建设。“双西”公路交通走廊全线开通后,将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物运输大干线,并且可以吸引部分中国货物由海运改为陆 运,预计平均每年可为哈萨克斯坦创造经济效益550亿坚戈(约合3.6亿美元)。

  为推动哈萨克斯坦国际贸易和过境贸易,建设国家化的哈萨克斯坦公路网,哈萨克斯坦政府举办国际公路运输联盟第五届欧亚公路运输国际会议,与会国交通部部长共同签署了旨在协力建设“新丝绸之路”的《阿拉木图宣言》。该宣言指出,成员国之间应消除壁垒,简化货物自由往来程序,协调成员国海关税收制度,并签署相关政府间协议[12],使“新丝绸之路”的道路过境运输保持畅通。

  2.铁路

  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基础设施水平在世界上排名第34位。目前,哈萨克斯坦正在建造连 接各州的铁路网。2001年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投人运行的180公里铁路,连接巴甫洛达尔州北部地区和东哈萨克斯坦州;2008年建成了一条连接东哈萨克斯坦州的沙尔与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шар-усть-каменогорск)的新铁路,总长为151公里,使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铁路交通运输不再经过俄罗斯,缩短了运输距离和时间[13]。

  2004年建成的404公里的阿尔滕萨林—赫罗姆套(алтынсарин-хромтау)铁路,经过科斯塔奈州北部和阿克托别州西部,连接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地区和阿克套(里)海港。哈萨克斯坦正在研究 1079公里长的热兹卡兹甘—贝涅乌(жеэказган-бейнеу)铁路干线,它属于过境走廊“中国边境—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口—阿塞拜疆的巴库—格鲁吉亚—土耳其”的一部分。该铁路计划4年建成,预计投资21.43亿美元。铁路建成后,通过该线路到达欧洲港口只需12天,而海运则需要40天。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交通系统发展纲要,2015年前,哈萨克斯坦铁路运输方面将完成三条新铁路线建设,即热特肯—霍尔果斯、乌津—哈土边境和叶拉利耶沃—库雷克。同时,通过购买新的客、货铁路车厢,更新机车以及对铁路网进行现代化改造等,将铁路运输设施的老化率从目前的70%降至60%。由28个亚欧国家铁路网连接贯通而成的区域性铁路网—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议的签署为哈萨克斯坦铁路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年,哈萨克斯坦运输业各项指标表现良好,全年货运总量为22.2亿吨,比2009年增长14%,货运周转量为2911亿吨公里,比2009年增长10%;客运量为132亿人次,增长11%,客运周转量增长13%。

  (三)金融业的现状

  在阿拉木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是在2003年提出的。建立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的是发展哈萨克斯坦的有价证券市场、 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吸引投资并促使哈国内资本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哈萨克斯坦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承担该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并聘请著名的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lting group)为项目顾问,共同制定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方案。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的金融中心,吸引了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世界知名大银行的进驻,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也分别在此设立了全资子银行。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实行了完全市场化的经济政策,政府采用货币和财政的宏观经济手段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摈弃沿袭多年的行政控制的经济体制。为此,哈萨克斯坦在借鉴欧美国家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以市场手段指导经济运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尤其在金融税收政策方面吸收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形成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相吻合的税法体系。

  哈萨克斯坦金融领域可分为三大类: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开发银行、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小企业发展基金和信保公司等;商业银行,又称二级银行。目前,哈萨克斯坦共有33家二级银行,其中较大的有:图兰一阿列姆银行、招商银行、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联合银行、中心贷款银行和里海银行等。截至2006年年底,哈全国所有二级银行资产总和约为700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主要金融机构如下:

  1.哈萨克商业银行(kazkommertsbank),1991年成立,资产为84亿美元,其中自有资本为5.5亿美元。

  2.图兰—阿列姆银行 (turanalembank,bta),1998年3月完成私有化改造,资产为71.9亿美元,其中自有资本为6.856亿美元。

  3.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 (halyk savings of bank kazakhstan),1994年在原苏联储蓄银行阿拉木图分行的基础上重组为哈萨克人民储蓄银行。1998年7月从国有银行改组为开放式股份银行,2001年11月完成私有化改造,股份由当地一些大型企业持有,2002年更名为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资产为41.6亿美元,其中自有资本为4.49亿美元。

  4.阿拉木图招商银行 (atfbank,almaty),1995年6月成立,当时的名称为“almatymerehantbank”,2002年6月改为此名。股份主要由哈萨克斯坦一些大型企业和外资公司持有,资产为26.38亿美元,其中自有资本为2.07亿美元。

  5.联合银行 (allianee bank),1999年6月由两家当地银行合并成立,2002改为现名,2(x)4年成为哈萨克斯坦上市企业。资产为25.1亿美元,其中自有资本为2.18亿美元。

  6.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developmentbankofkazakhstan),于2000年12月由哈萨克斯坦政府设立,注册资本为584亿坚戈,该行职能主要是代政府对重大项目行使融资的职能,类似于中国的政策性银行。

  7.卡泽纳基金会,哈萨克斯坦持续发展基金卡泽纳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3月。首批划归该基金会统一管理的机构包括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出口信贷和投资保险公司、小企业发展基金、市场研究分析中心以及投资促进中心等7家国有金融及投资机构。还有哈萨克斯坦抵押贷款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国家债券公司、哈萨克斯坦住房建设储蓄银行、哈萨克斯坦抵押贷款担保基金、哈萨克斯坦航空租赁公司、社会保险基金、哈萨克斯坦合同署等8家金融性国有公司划归卡泽纳基金会统一管理。此外,国家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和信息计算处理中心合并重组后也将并入卡泽纳基金会。

  2006年1月2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命令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萨姆鲁克,首批纳人其旗下的有5家大型国有企业,它们是:哈萨克斯坦邮政股份公司、哈萨克斯坦电网股份公司、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哈萨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电信股份公司。2006年10月24日,又有17家公司的国有股份转让给萨 姆鲁克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这17家公司是:哈萨克库阿特公司(100%国有股份,下同)、埃基巴斯图斯能源中心(100%)、哈萨克能源科学研究院(50%)、布赫塔尔马水电站(90%)、哈萨克斯坦电力市场运营公司(100%)、舒利宾水电站(92.13%)、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水电站(89.99%)、阿斯塔纳能源服务公司(61.72%)、阿斯塔纳航空公司(51%)、曼吉斯套电网公司(94.25%)、国家海洋运输公司(50%)、国家工程公司(100%)、麦卡因黄金公司(25%)、巴甫洛达尔机场(100%)、阿克托别国际机场(100%)、阿斯塔纳国际机场(100%)和阿克巴凯矿山冶金联合企业(33%)。

  2008年,哈萨克斯坦合并萨姆鲁克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和卡泽纳基金会,组建了新的国有资产及国家金融资本管理机构—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高速扩张。2000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逐步提高,在出口、投资和国内需求的推动下,哈萨克斯坦整体经济在2000—2007年保持平均10.1%的高速增长。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利用国内外资金借贷利差较大的套利机会,哈萨克斯坦银行业通过外债融资获得了自身高速成长的捷径。2002—2007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业总资产额增加约h.8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57.2%。但同时期银行业所背负的外债也显著增加。2002—2007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外债总额上升约31.7倍,由14.1亿美元升至459.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4.7%,占同期银行业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8.8%升至48.2%。

  2006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业总资产年增幅高达96.6%,不仅远远高于同期的gdp增长速度,也高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水平。哈萨克斯坦不仅成为独联体国家中银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继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的独联体第三金融大国。2007年,哈萨克斯坦共有商业银行33家,其中哈萨克商业银行、图兰一阿列姆银行等前六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石油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多个行业同时面临需求不足和信贷收缩的情况。2008年,哈萨克斯坦gdp实际增长由200o—2007年的平均10.1%大幅下滑至3%。受此影响,2008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业赢利水平迅速下降,不良贷款所占比重快速上升。据哈萨克斯坦金融监管署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2008年,所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总额为154亿坚戈(约合 1.28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92.9%;同期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呆账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比重由2007年年初的 45.8%上升至2008年10月的52.7%,坏账贷款额则由1.6%上升至3.3%[14]。

  国际金融危机前,图兰一阿列姆银行曾是哈萨克斯坦排名第一位的大银行,在独联体国家银行中排名第7位。由于盲目扩大银行规模,大量借贷外债,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该银行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问题银行”。2009年年初,该银行外债余额达166.5亿美元,占哈萨克斯坦外债总额的15.4%,濒临破产边缘。哈萨克斯坦政府反危机措施出台后,图兰—阿列姆银行重组,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成为图兰—阿列姆银行最大的股 东,持股比重为81.5%,国内外其他银行股东占股18.5%,散户占0.02%。重组后,图兰—阿列姆银行的债务规模从166.5亿美元降至42亿美元,偿债期限也从3—5年延长至8—20年,部分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哈萨克斯坦金融业的冲击[15]。

  据经济学家智库(eeonomist intelligenee unit,eiu)估计,2009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到期债务将达128亿美元。其中,图兰—阿列姆银行占其中的25%。

  截至2010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坏账高达3.5196万亿坚戈(约合238.6亿美元),占贷款总存量的36.5%,比2009年同期增长3.5倍(2009年1月1日为8.1%)。银行业拨备达3.6353万亿坚戈,占贷款总存量的37.7%,同比增长2.5倍,总资产额为11.5557万亿坚戈(约合783.4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2.8%[16]。总之,2010年,哈萨克斯坦银行业资产质量依然处于恶化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四)粮食产业的现状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在独联体国家中,其粮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居第三位。就面粉生产而言,2007年,哈萨克斯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出口国,2009年面粉出口量超过世界面粉出口总量的18%,居世界面粉出口大国第一位。目前,哈萨克斯坦面粉出口大于内销,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56%,哈萨克斯坦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世人所认知。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1556.5万(2008年1月1日),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7人。哈萨克斯坦的可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九位。其共有农业用地7649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2414.4万公顷,人均1.55公顷[17];哈萨克斯坦每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在稳步增长,耕种地区包括从西部的伏尔加河下游到东部的阿尔泰山脉;从南部的北天山后伊犁阿拉套山到北部的西西伯利业低地的广阔地区。耕地面积广是哈萨 克斯坦成为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最重要保障,也是未来哈萨克斯坦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因素。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当前欧盟人均耕地面积为57公顷,美国为547公顷,俄罗斯为863公顷,而哈萨克斯坦则为2000公顷。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耕地潜力最大的国家,且其粮食种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18]。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耕地面积的增长不会超过1%,而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的耕地面积则以每年5%—7%的速度增长。2009年,哈萨克斯坦播种面积增加190万公顷,总播种面积达 2190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470公顷,粮食总产量为 2270万吨,比2008年增产710万吨,增长45%(见表1)。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90%)、玉米、大麦、燕麦和黑麦。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的耕地面积达3000万公顷,而目前,农业耕地面积约2000万公顷,仅为苏联时期的2/3。2009年,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较之苏联时期 3453万吨和 2530万公顷的规模,甚至相比1992年哈萨克斯坦刚独立时耕地尚未被撂荒时期 2980万吨的产量减少了很多,所以说,其可耕地面积和可种植的粮食产量潜力依然未被开发出来。哈萨克斯坦单位粮食产量每公顷约1吨,相对于世界平均单产实在是太低了。风调雨顺时,哈萨克斯坦的粮食单产高于每公顷1吨;遭遇自然灾害时每公顷肯定低于1吨。

表1 2002—2009年哈萨克斯坦主要谷物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谷物总产量
1 600
1 480
1 240
1 380
1 650
2 010
1 560
2 270

  资料来源: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和农业部统计资料整理完成。

  哈萨克斯坦不仅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出口大国,主要出口品种为小麦和面粉(见表2)。小麦是哈萨克斯坦出口的农业主打产品,年出口量约500万吨,且在持续上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0%。2006—2007年,面粉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七位,人均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出口总量已经居 世界第一位[19]。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的粮食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巨大,且正在进一步开发。

表2 2002—2009年哈萨克斯坦谷物和面粉出口,(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谷物总计
440
583
293
204
461
681
610
700
小麦
400
520
260
190
420
610
495
323
面粉
40
70
80
130
160
150
180
220

  资料来源:根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统计资料整理完成。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著名的粮仓之一,也是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2009年,面粉出口量超过世界面粉出口总量的18%,主要出口目的国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等。哈萨克斯坦政府计划在未来4—5年将全国年均粮食产量增至 2500万吨,还将大面积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加速整 个产业的工业化进程。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辽阔的耕地面积、大量巫待开垦的荒地以及较好的灰钙土和栗钙土,有些地区甚至是黑钙土,为哈萨克斯坦粮食增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哈萨克斯坦政府对粮食种植业的重视和投人逐步加大;将扩大粮食出口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改变当下低投人、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并积极提高潜力巨大的单位面积产量;吸引外国合作以及外部环境上国际粮价的长期高位,都将使哈萨克斯坦未来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出口总量的潜力发挥出来。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预计,受严重干旱影 响,2010年,哈萨克斯坦粮食产量减至 1350万吨,比2009年减少约920万吨,但粮食库存充足以及受国际粮价走高影响,2010—2011年度哈萨克斯坦还有约800万吨出口额度。哈萨克斯坦粮食产量的一半将用于出口,并开拓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粮食出口新型市场,缓解哈萨克斯坦“卖粮难”和“仓满为患”的压力[20]。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多次表示,哈萨克斯坦将采取措施继续扩大粮食出口和面粉在粮食出口总量中的比重,把哈萨克斯坦打造成为世界五大粮食出口国之一[21]。总之,哈萨克斯坦的粮食增产潜力正在被哈政府和世界粮食市场所发掘,可以预见,未来哈萨克斯坦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五)水泥业的现状

  1999年至今,哈萨克斯坦水泥市场需求强劲,水泥短缺及其价格持续上涨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建筑材料市场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建筑热潮节节高涨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本国生产的水泥远远赶不上水泥需求的增长速度。2007年以前,短缺的水泥基本是靠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进口来补充,其进口总量已由2001年的30万吨增至2006年的80万吨。周边国家如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近几年经济复苏,拉动本国水泥市场需求,从而大幅减少对哈萨克斯坦水泥的出口量,使得哈萨克斯坦2007年水泥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价格猛涨,从而转向中国,加大进口水泥数量。

表3 哈萨克斯坦水泥产t年度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产量
757.5
643.6
396.3
203.3
177.2
111.5
65.7
62.2
83.8
117.5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产量
202.9
212.9
258.1
366.2
418.1
488.0
569.9
583.7
569.4
668.6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

  哈萨克斯坦的水泥生产企业主要有中亚石棉水泥股份公司(原卡拉干达水泥厂)、奇姆肯特水泥股份公司、谢苗水泥股份公司和东方水泥股份公司(原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水泥厂)等,设计年生产能力合计为840万吨,但其现有设备的实际年生产能力只达到490万吨,再加上水泥生产的季节性因素,以上4家企业每年仅生产水泥367.5万吨。

  目前,哈萨克斯坦水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只有设计能力的42%,2006年水泥企业的实际开工率为75%。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多数水泥生产商仍采用落后的湿法生产水泥,电能消耗占成本的40%,中亚石棉水泥股份公司是唯一拥有干法生产线的水泥厂家。

  再就是运输成本高的问题。一般来讲,水泥本身就是运输成本偏高的货物,欧洲的水泥生产厂从来不将产品运到200公里以外的地方,但是哈萨克斯坦的水泥生产企业距其主要市场(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有数百到上千公里,其运输成本更高。阿拉木图客户要从位于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的东方水泥股份公司 购买水泥,光是运费每吨就要花18美元。特别是在水泥消费旺季还会因运输问题(如车皮紧缺)造成原料供应不上和产品运不出去的现象。此时,往往会有人因水泥短缺而哄抬价格。与之相反,外国的一些水泥生产厂距哈萨克斯坦水泥主要消费市场倒是很近,这就使哈萨克斯坦的水泥生产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例如,俄罗斯有1家水泥生产厂距哈萨克斯坦边境只有14公里,其产品运到阿克托别每吨只需要3美元。再如,位于比什凯克附近的吉尔吉斯斯坦康特水泥联合企业与最具吸引力的阿拉木图市场的距离比哈萨克斯坦本国任何 水泥生产厂都近。该企业每年可生产水泥近130万吨,其中80%用于出口,出口价格每吨只有40.25美元。

  哈萨克斯坦生产的水泥全部用于国内市场,其中80%—85%的产品为m400(国内标准32.5)和m500(国内标准42.5)。20()3一2(x)7年,哈萨克斯坦水泥产量从 251.6万吨增至400万吨,增长 48.63%。其中,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的水泥年需求量占哈萨克斯坦需求总量的30%。2004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水泥的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年增长速度达20%—25%。

  此外,哈萨克斯坦市场水泥价格也水涨船高,由原来每吨 9300坚戈(约合71.54美元)涨至1.4万坚戈(约合104美元)。哈萨克斯坦水泥企业将水泥价格上涨的原因解释为技术设备陈旧、高磨损率、电能消耗大和需求量的大幅增长。

  2006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加大对水泥等建筑行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加之外国投资者对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的投人,使哈萨克斯坦水泥厂家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产量也快速增加。部分哈萨克斯坦国产水泥质量甚至超过进口产品。但是受生产能力所限,哈萨克斯坦国内水泥生产企业不能满足国内建筑业对水泥快速增长的需求。到2009年,哈萨克斯坦国产水泥在销 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82.6%,水泥进口减少34.8%,水泥生产增长2.4%。国产水泥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2010年制定的《2010—2014年哈萨克斯坦建材工业发展规划》,哈政府将投人 1050亿坚戈(约合7.13亿美元)以促进当前水泥厂的现代化建设。在曼吉斯套州、阿克托别州、西哈萨克斯坦州、巴甫洛达尔州和阿拉木图州等地将建立5个水泥生产厂。根据该规划,2014年前,国产水泥自给率应达到100%。

  (六)纺织等轻工产业的现状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和文教 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哈萨克斯坦是原苏联纺织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纺织业呈逐年萎缩的趋势,与其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在轻纺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占外贸总额的1%,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大部分,成品出口几乎为零;19个棉花清理厂的棉花绝大部分出口,只有4%用于哈萨克斯坦国内纺织厂。

  由于缺乏竞争力,哈萨克斯坦大量的针织、纺纱和毛呢等企业相继停产或破产,产量大幅下降。目前,在鞋业市场上,哈萨克斯坦本国企业产品占不到1%的份额。随着产量的 萎缩,企业的利润率也急剧下滑。2003—2008年,哈萨克斯坦注册的 1367家轻纺企业中仅164家正常运转,其他企业长期停产或改项经营。目前,哈萨克斯坦轻工业产品,尤其是纺织品正在被逐渐挤出本国市场。可见,哈萨克斯坦的纺织工业等轻工业是工业领域中基础相对薄弱的行业。

  1996年,哈轻工业产值下降近85.7%,60%多的轻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是生产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1999年以后,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扶持措施,通过修订税法,取消了罚金,延长了缴税期限,实行零增值税税率,并免除了原料进口关税,对恢复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2005年,哈萨克斯坦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生产总值的份额占gdp的0.4%,只能满足国内10%的市场需求,90%的纺织产品需要进口。而俄罗斯的这一数字则为1%,在德国、法国和美国,纺织品和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份额为4%,意大利则高达12%,满足本国国内市场75%—85%的需求,土耳其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0%。为推动哈萨克斯坦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200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拨款巧亿坚戈,投资兴建国家级的棉花加工厂,挑选国外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年加工6万吨棉花半成品,生产2万多吨棉纺织品。该棉花加工厂将建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地 区,形成产业集群,并配套生产棉花菜籽油,仅南哈萨克斯坦州地区棉花半成品总产值就达4.64万吨[22]。为了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发展国家级的棉纺织品集群,哈萨克斯坦政府国有棉花贸易公司和“dbk”融资公司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成品棉花加工制作,如坯布、牛仔布、毛巾、运动衫、制服和家用纺织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最终的效果并不明显(见表4),在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南部棉花产业区不得不向政府求助。至2007年,纺织和服装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从2%降至0.6%。2007年,哈萨克斯坦纺织和服装业产值为355亿坚戈,比2006年下降15.3%[23]。

表4 2003—2008年哈萨克斯坦纺织工业主要数据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粗梳和精梳棉纤维(万吨)
13.263 8
14.007 0
15.627 0
14.501 8
11.047 1
13.334 8
非分包零售的粗梳和精梳毛纱线(吨)
367
269
350
195
148
79
非分包零售的精梳和非精梳棉纱(万吨)
0.375 9
0.421 9
0.871 7
1.339 1
1.157 8
1.266 1
布(万平方米)
2 559.3
2 030.2
3 553.0
5 646.0
4 332.5
4 348.0
除特殊布外的棉布(万平方米)
1 997.9
1 640.1
3 044.1
4 763.9
4 242.3
4 201.4
除特殊布外,化学纤维做的布(万平方米)
379.1
491.4
870.6
46.0
39.6
379.1
机器和手工纺织的针织短袜(万双)
253.5
256.0
193.5
234.9
191.1
184.7
针织的、机器和手工纺织的有领绒线衫、
无领绒线衫、圆领衫、背心和类似制品
(万件)
7.0
15.8
16.2
14.6
20.7
22.3

  资料来源: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

  制约哈萨克斯坦纺织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包括:生产设备损耗率高、资金消耗大、产品竞争力低;劳动力成本高;原料基础不发达;缺少投资积极性等。目前,哈萨克斯坦纺织企业生产设备的人为和物理损耗率约为60%—80%,设备老化严重。在国外产品竞争能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哈萨克斯坦纺织业无论在资源,还是在技术方面的落后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哈萨克斯坦作为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时期,其轻工业的投人占预算总投人的1/3。而现在哈萨克斯坦的gdp中,轻工业的预算投人则不足1%。要为哈萨克斯坦轻工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唯一希望就是政府的大规模投人,不仅包括资金,更应该有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二、哈萨克斯坦非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哈萨克斯坦纺织等加工业为例,其非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其他国家先进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

  由于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哈萨克斯坦在纺织领域有比较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如棉花、羊毛等,但是在人口数量不足3000万和在哈萨克斯坦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等巨额利润的大背景下,纺织业发展的先天土壤不足。加之哈萨克斯坦轻工企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企业群体小、散、弱现象普遍,不像在石油、天然气和核工业等领域拥有政府强力支持的龙头企业。哈轻工企业不大不强、带动能力差,历史包袱沉重,产品升级换代慢;粮食行业产品多为同质化、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食品安全保障程度低,产业聚集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纺织行业主要生产坏布产品,印染等后续加工能力不强,纺织企业长期在困境中徘徊,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所有这些都制约了哈萨克斯坦纺织企业的发展。

  (二)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哈萨克斯坦轻工业基础较差,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全国75%的轻工企业资金紧张,82%的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繁重的税负是哈萨克斯坦纺织等轻工业发展的主要羁绊。受资金困扰,一些企业只能忙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对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等所需资金无力筹措,发展无从谈起。尽管哈萨克斯坦政府出台了一些金融等政策支持轻工业的发展,但是事实上对轻工企业的贷款非常有限,好的项目也因资金问题而无法实现。多年来,哈萨 克斯坦轻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偏小,重工业和能源产业占工业总投资的94.15%,而轻工业投资则占工业总投资的4.26%。资金不足,特别是哈萨克斯坦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及其导向作用的乏力,严重制约着哈本国轻工业的正常生产与经营,是哈萨克斯坦轻工业缺乏发展后劲的重要原因。

  (三)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普遍

  哈萨克斯坦对轻工业研发投入年平均不足销售收入的2%,远不及重工业和能源产业企业5%以上的水平,与世界8%的水平差距更大。投人上的杯水车薪,使大多数轻工企业无力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新产品研发工作,导致产 品结构不合理,形成了普通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少;仿制产品多,创新产品少的“三多三少”局面。纺织行业多数企业产品为更新换代缓慢的棉匹布,新产品开发几乎没出现过太多亮点;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匾乏。

  (四)纺织等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弱

  哈萨克斯坦纺织企业自苏联解体后一撅不振,原有的所有制和管理运营体系被打破。在哈萨克斯坦私有化改革的浪潮中,大量纺织企业因缺乏竞争力和新产品,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而走向破产。据统计,目前,哈萨克斯坦 轻纺企业设备老化程度高达80%,大部分设备为20世纪80年代末的产品,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由于设备陈旧,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哈萨克斯坦本国生产的纺织产品无论在品种种类、工艺技术还是在价格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需求急速下降,同时,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贬值,哈萨克斯坦的纺织等轻工业受冲击巨大,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

  (五)受进口商品的冲击严重

  在哈萨克斯坦轻纺工业不断萎缩的状况下,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服装、鞋等轻纺产品的购买力却不断上升。哈萨克斯坦纺织和成衣市场年消费额达8亿—10亿美元,大量国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人哈萨克斯坦市场。其中大部分纺织商品从周边国家,如中国、土耳其和俄罗斯等流人哈萨克斯坦市场,且这些进口商品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制式方面都优于哈萨克斯坦国产的商品,使得哈萨克斯坦本国的纺织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三、结语

  自200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目前,哈萨克斯坦gdp已占整个中亚地区gdp的2/3,是中亚地区重要的经济大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哈萨克斯坦 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哈萨克斯坦2008年和2009年的gdp增长率甚至只有3.3%和1.7%。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反危机措施,再加上国际油价的上涨,2010年哈萨克斯坦gdp为21.513 5万亿坚戈,按2010年全年坚戈与美元的平均汇率147.35计算,约合 146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人均gdp为 8884美元。2010年哈gdp结构中,商品生产所占比重为44.2%,服务业所占比重为52.8%。其中石油等能源产业的直接贡献率在20%以上,而石油等相关产业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的间接贡献率将更高。

表5 1999—2009年哈萨克斯坦gdp增长率(%)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gdp增长率
2.7
9.8
13.5
9.8
9.3
9.6
9.7
10.7
8.5
3.3
1.7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摆脱对能源的过度依赖,积极发展本国的非能源产业,如粮食产业等,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哈萨克斯坦经济对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依赖。石油、天然气领域是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一领域的发展在未来的数年里将依然决定着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发展方向,并严重依赖国际能源市场。

   

  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世界史硕士研究生。

  注释:

  [1]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斯坦移动运营商普降资费》,http://kz.mofcom.gov.c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1009/20100907130721.html,2010年9月9日。

  [2]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斯坦手机用户约为 1100万》,http://kz.mofeom.gov.c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0809/20080905797965.html,2008年9月24日。

  [3]1美元约等于150坚戈。

  [4]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电信”2010年服务销售增长6.4%》,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1103/20110307437737.html,2011年3月9日。

  [5]新华社:《哈萨克斯坦网民人数迅速增加》,2011年l月2日。

  [6]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全球网络整备度排名:哈萨克斯坦名列第68位》,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1004/20100406856059.html,2010年4月7日。

  [7]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电信”2010年服务销售增长6.4%》,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1103/20110307437737.html,2011年3月9日。

  [8]新华社:《哈总理要求国内网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2月23日。

  [9]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斯坦明年公路建设投资将比今年增长28%》,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0911/2009ll06599988.html,2009年11月4日。

  [10]亚心网:《“双西公路”计划将再增加4.5亿美元》,http://www.xjjjb.com/html/news/2010/5/57023.html,2010年5月19日。

  [11]亚心网:《马西莫夫考察“双西”公路建设进程》, http://www.xjjjb.com/html/news/2010/6/58001.html,2010年6月11日。

  [12]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国际公路运输联盟成员国签署简化过境运输的阿拉木图宣言》, 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0906/20090606336959.html,2009年6月16日。

  [13]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一条新铁路完工》,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0810/20008l005830152.htnil,2008年10月14日。

  [14]郭新明、郁志坚:《哈萨克斯坦外债问题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6期。

  [15]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斯坦最大“问题银行”—bta银行完成重组》,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1009/20l00907ll8749.html

  [16]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哈萨克斯坦银行业20(刃年净亏192.3亿美元》,http://kz.mofcom.gov.en/aartiele/ddgk/zwrenkou/wtozuzhi/201001/20100106767001.html

  [17]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网站,http://minagri.gov.kz/

  [18]richard pomfret, rebuilding kazakhstan's agriculture, ctntral asia caucasus analyst, 7 february 2007.

  [19]于新:《哈萨克斯坦粮食出口形势分析》,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参处2010年7月16日。

  [20]李宁:《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的现状与趋势》,《全球科技经济燎望》2010年第6期。

  [21]address of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nursultan abishuly nazarbayev to the people of kazakhstan. a new decade, a new economic growth,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kazakhstan. feb.2010.

  [22]текстильная и швей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казахстана пока покрывает лишь 10% потребности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рынка, http://www.investkz.eom/artieles/2287.htlnl

  [23]《哈萨克斯坦纺织业存在顽疾》,http://cn.china.cn/artiele/d204304,dfled7,dl654_5108.html,2008年1月15日。

(责任编辑:李丹琳)

"));
"));
网站地图